2020-07-13 10236
北京中航未來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教育投資、教育培訓、教育開發、教學產品研發、教育管理、實訓實習、校企合作、職業教育、實體辦學、教育服務、教育扶貧、就業服務等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教育科技集團,目前以航空職業教育為核心,主要致力于職業教育(現代服務、未來科技)、國際教育、人力資源、創新產業以及通航產業的發展與合作。
中航未來集團已經在全國與200余所院校開展合作項目,在職員工及專兼職教師1000多人,累計培訓學員200000余人次。
業務體系
(一)現代服務
航空服務、影視藝術、大健康、學前教育
(二)國際教育
2+2、3+1國際教育
(三)創新產業園
航空產業園
(四)人力資源
服務外包、勞務派遣、人力資源服務
(五)未來科技
泛IT、信息安全、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數字智慧農業、新工科
核心產品和服務
教學研發
中航未來集團依托國家倡導的“校企合作、產教融合”職教模式,以“校企合作、優勢互補、特色發展、學生受益”為發展理念,在更廣大的空間謀劃合作辦學的布局,打造“中國航空(服務)教育領導品牌”。中航未來集團自2011年開始與高校合作開展校企合作航空服務職業教育,進行航空服務類、影視藝術類、泛IT類、信息安全類、大數據類等專業人才培養,開展“訂單式”培養,實現學生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與就業崗位的無縫對接;加強“雙師型”師資建設,做到“大學教師教學+企業專家培訓”,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的專業人才。
中航未來集團校企合作航空服務職業教育,采用“2/3+1”合作模式,“職業技能培養+實訓實習+推薦就業”相結合,與高校緊密結合,即:兩年(三年)在學校學習基礎知識與理論知識,最后一年在中航未來集團實訓基地進行實操訓練并推薦就業,將職業技能教育與素質教育有機結合。其中,中職學校合作模式,采用“2+2+1”:2年在合作中職學校學習+2年在中航未來集團合作院校學習職業技能培養+1年在中航未來集團實訓基地進行實操訓練并推薦就業。
(一)合作院校
大連海事大學、河南師范大學、安徽新華學院、哈爾濱工程大學、吉林大學珠海學院、四川外國語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等
航空職業教育類院校:40所
航空專業共建類院校:20所
影視藝術類院校:15所
新工科與泛IT類院校:15所
無人機專業共建類院校:19所
國際教育類院校:10所
教育部協同育人類院校:48所
中職院校合作類院校:30所
(二)特色教學產品
引領民航服務人才培養發展趨勢,出版具有“系統性、實用性”的民航服務類教材
中航未來集團教學研發中心在系統總結民航服務實踐經驗和教學研究成果基礎上,經過兩年多的實際調研和反復論證,廣泛征詢民航業內專家的意見與建議,結合我國未來民航業的發展趨勢,開發出全面反映民航服務職業特點、符合人才培養規律和滿足教學需要的“十三五全國高等院校民航服務“專業教材,保證了課程內容的科學性、專業性、行業實用性、針對性。
該規劃教材由中國東方航空公司、中國南方航空公司、山東大學、沈陽航空航天大學、南昌航空大學、長沙航空職業學院和沈陽航空航天大學等近 100 名院校教師、行業專家組成教材編委會,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滿足于國內民航院校對優質職業教育課程的需求。
(三)師資力量
中航未來集團擁有一支專業、權威、高素質的精英教師團隊。職業教育要有頂尖職業人引領,秉承這種理念,中航未來集團邀請民航、互聯網業內眾多優秀的專家和學者,從事民航領域飛行工作多年的權威專家、航空公司客艙部的高級管理人員、經歷過國內外多家航空公司飛行經驗的教員,擁有著豐富的飛行及教學經驗的雙師型教師,也具有國際航協(IATA)認證的教師任教。同時,針對核心學科,集團設立了專門的教研教室,聘請專家級優秀教師作為專業帶頭人,制定針對性強、科學有效的課程標準和實施方案。
(四)教學資源平臺
中航未來集團教學資源平臺功能覆蓋課程建設、課程學習、學習社區、學習分析和課程管理五個部分。教師可以利用平臺進行長期的課程循環建設,包括課程建設、課程基本信息維護、互動活動組織、學習效果評價評測和課程組織與管理,支持純網絡教學、混合模式教學、網絡輔助教學等多種教學模式。學生可以利用平臺登錄課程網站,進行課程學習、做作業、測試、學習話題討論等學習活動,也可查看應用教學資料、查看學習記錄、進入學習社區分享交流,打破時間及空間壁壘,利用網絡拓展傳統教學模式,更好的進行知識學習,提升個人素養及自主學習能力。
(五)“民航人”的養成
中航未來集團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以培養“準民航人”為目標,提出“養成教育”理念,并在日常的人才培養過程中全面開展,不斷提升學生的公民意識、行業素質和職業素養。每天要求學生列隊上課、統一民航服裝,女生按空乘人員要求盤發化妝,行進過程中,昂首挺胸,自然大方,隊列整齊,做到五個一,即縱列一條線,橫排一條線,抬腳一條線,擺手一字平,落地一個聲,充分展現民航人的專業素養。
中航未來集團引入部隊軍事化管理理念,每天早晨堅持早操跑步,整個過程各班同學保持排面整齊,橫縱成行成列,精神飽滿,步伐整齊,口號響亮。每天堅持鋪床疊被、整理內務,按照準軍事化的標準,做到“五凈”、“五無”及“五個整齊統一”,墻壁嚴禁“四有”“四亂”。以民航業需求為導向,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和管理中,重視學生的禮儀規范,在第一第二課堂中,引入航空企業的職業道德、職業規范和職業禮儀,培養學生良好的禮儀素養。
中航未來集團是學生授裝儀式的發起人,這是航空服務專業學生有別于其他專業學生的重要特色,彰顯航空制服神圣性、突出航空服務專業及行業特殊性的同時,強化了學生的行為規范與儀態規范,讓學生牢記作為民航人,踐行當代民航精神。
實訓基地
中航未來航空實訓基地根據中國民航總局《公共航空交通運輸承運人運行合格審定規則》(CCAR-121FS) 中的相關規定和要求進行設計,具備乘務員進行多機型、多科目、多功能初訓、復訓功能,并且包含地面安檢、值機、票務、咨詢、VIP 等多崗位實訓教學設備;是中國民航科普教育基地、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民航服務與管理專業技能實訓基地、中國成人教育協會航空服務教育培訓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單位,國內首家將航空高等職業教育與民航崗位技能培訓相結合的專業教育培訓機構。
2018年3月,中航未來第二航空服務實訓基地——中航未來南航科院航空服務實訓基地正式投入使用??偨ㄖ娣e3000多平米,分為三層,一層為航空設備實訓廳,投入靜態應急撤離艙、滅火模擬訓練艙、艙門訓練器、廚房訓練器等,二層為專業課教室,三層為模擬機場及航空ⅥR實訓大廳,安裝航空售票、值機、行李托運、安全檢査、VIP兩艙接待室和國內先進的6人組航空VR交互訓練設備。
就業保障
中航未來集團已與國內各大、中型航空公司、機場建立了穩定的人才代培、人才輸送合作機制,同時仍不斷開拓和建立與國內外航空公司(包含通用機航空公司與商務機公司)、機場、銀行、高鐵、五星級酒店、國際游輪公司等企業的合作,建立穩定、可靠的用人單位輸送渠道。
集團內設就業部,專門負責用人單位的渠道開發與維護,及時掌握用人企業的錄用標準、需求計劃及招聘工作進程。
在校區和基地設立“就業指導中心”或由就業輔導專員有針對、有計劃地面向學生開展就業教育、輔導、面試訓練等教育活動,并安排各類就業推薦和企業招聘活動。
集團旗下子公司
1、中航未來(南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中航未來(南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北京中航未來科技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下設集團總部招生中心,承擔集團航空服務非學歷職業教育校企合作辦學項目,具有職業技能培訓辦學許可證。
業務內容
公司以國家倡導的“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職教模式為政策依托,堅持“校企合作、優勢互補、特色發展、學生受益”的發展理念,大力開展“訂單式”培養,“職業技能培養 + 實訓實習 + 推薦就業”相結合,讓學生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與就業崗位的職能需要實現無縫對接。
公司注重“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實行“大學教師教學 + 企業專家培訓”的教學機制,對學生實施職業技能和職業素質的全面培養,大力推動職業教育快速健康持續發展,傾力打造“中國航空教育領導品牌”,極力滿足航空行業快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2、華育中航(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華育中航(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系中航未來集團旗下子公司,以“校企合作、優勢互補、特色發展、學生受益”為發展理念,在更廣大的空間謀劃合作辦學的布局,幫助院??缭桨l展的瓶頸,為高等院校特色職業教育提供優質的解決方案。依托集團完善的實訓體系與學生就業保障體系,在保障學生優質化就業的前提下,繼承并創新性的提出“精細化培養、養成式教育”“以就業為導向的實踐教學”“教學安排基于行業崗位標準”等符合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教學理念并在學生教學、學生管理、實訓實習的過程貫穿始終,收效顯著。
從創立至今已與寧波大學科技學院(本科)、浙江廣廈建設職業學院(本科)、吉林電子職業技術學院、江西飛行學院(籌)、開封文化職業學院、廣西警察學院、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湖南安全技術職業學院、柳州職業技術學院等近三十所高等職業院校進行深度校企合作,共同培養高素質的民航服務人才。
3、北京華藝中航影視傳媒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華藝中航影視傳媒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華藝中航”)是由“北京中航未來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與“北京華影未來教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根據戰略發展需要,強強聯合而成立,是一家致力于促進中國影視產業發展,從事影視藝術教育投資、影視策劃、劇本創作、影視拍攝、影視制作、影視發行、影視欄目包裝、演藝經紀、文藝表演以及互聯網影視文化活動等為一體的專業影視傳媒機構。
華藝中航秉持“人才是產業發展核心要素”的經營理念,聚焦影視行業專業人才的培養,積極探索影視行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以服務行業、服務學員、服務高校為核心,以培養高質量影視專業人才為己任,深化產教融合戰略,全力搭建影視產業集群與高校集群對接的橋梁和紐帶,旨在為我國影視文化產業的飛速發展貢獻綿薄之力。公司的奮斗目標是形成一個涵蓋影視教育、影視拍攝、影視作品投資、影視新星孵化以及影視制作與發行等業務領域,區域覆蓋全國主要一、二線城市,且具備一定影響力和規?;募瘓F化企業。
業務版塊
1)高端職業技能培訓項目
2)校企專業共建項目
3)影視藝術類高端職業國際教育項目
4、深圳市三萬英尺實業有限公司
深圳市三萬英尺實業有限公司由民航界資深乘務人員與飛行人員共同創建,北京中航未來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控股管理,是中航未來集團的重要一員。
主要業務涵蓋空乘短期就業咨詢培訓,公務機飛行員乘務員派遣,海外樞紐機場服務人員輸送,大專院校航空專業課程外包,退伍軍人再就業培訓。
三萬英尺堅持以打造品牌為目標,以提升服務為基礎,充分利用現場一對一教學,校區互聯網教學,多媒體遠程教學等手段,聚焦質量,順應趨勢,立志成為國內高端服務培訓和人才輸送的首選平臺,并建立國內國外高端服務行業的信息資源池。
5、北京天融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天融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天融信教育)是中航未來集團旗下承擔科創教育培訓服務和科技人才生態建設的專業服務公司,是為創新科技產業提供職業教育及人才服務的綜合服務商,包括但不限于:院校教育環境服務;教學實訓服務;就業短訓服務;實習就業服務;專業認證培訓服務;專業人才評估服務;獵頭及創業咨詢服務等。
核心業務版塊
業務一:政企合作
業務方向:將網絡安全知識技能劃分為立體化的培訓層次,相互支持配合,注重培養良好的工作網安習慣、獲取資質認證,專項技能學習,提高人員在信息安全工作中實際能力。
業務二:校企合作
推出“產教深度融合”模式,與院校共研課程方案、共建網安實驗室、共同實施教學。同時也為即將步入職場的學生提供網絡安全集訓,快速提升競爭力。
6、北京極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極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由國內航空教育服務領導企業北京中航未來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與全球領先且最大的智慧農業領導者、植保無人機生產制造廠商廣州極飛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的一家無人機職業教育產品研發服務機構。公司總部坐落于北京。
業務內容
極飛教育深度落實產教融合,實施“多元課堂”的辦學模式。開展校企合作辦學、專業綜合實踐教育服務等業務,提供以興趣和就業為導向的“線上 + 線下”相結合的職業教育服務,開設無人機基礎操作、裝配維修、航拍制作、農林植保、巡查巡檢、地理測繪的專業課程,覆蓋固定翼和多旋翼機型;建立創業孵化器、加速器,提供無人機雙創教育與項目孵化等服務;依托無人機生產、植保、電力各領域龍頭企業的規?;萌诵枨?,為院校提供實習及就業服務,助力畢業生優質就業。
極飛教育自成立以來,以其高品質的本地化教育服務與就業質量保證,已先后與三十余家院校合作進行了專業共建、課程置換、基地共建、企業實訓、師資培訓、頂崗實習等形式的合作,累計為上千名師生提供服務。
7、天合(北京)人力資源有限公司
天合(北京)人力資源有限公司是中航未來集團旗下從事人力資源專業服務的子公司,是基于中國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和成果面向社會提供高端應用技能型人才服務的平臺型企業。公司總部位于北京,輻射全國。
天合(北京)人力資源有限公司依托集團教育產業優勢,提倡“學以致用、一技之長、獨具匠心”的人才價值觀,致力于影響中國應用技能型人力資源產業發展與變革,目前擁有上百家院校及專業人才培養機構資源優勢,具有覆蓋民航、IT、金融、醫療等應用技能型人力資源的貯備和提供專業人力資源管理解決方案的能力。
天合專注于人力資源服務,主營業務有社保服務、派遣服務、外包服務、靈活用工等。公司資深的專業管理團隊,在多年服務大中型客戶的項目管理中,積累了豐富的項目服務經驗,為客戶提供定制化服務模式及全方位的統一管理。
8、北京中教新博雅國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中教新博雅國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新博雅)自2012年以來,攜手中國和世界知名院校舉辦多層次的國際合作辦學項目。
作為一家專業化的國際教育管理和咨詢公司,新博雅的管理人員由留學歸國人員和外籍教育專家組成,主要開展學歷及非學歷高等國際教育,國際大學預科,高等職業國際教育,出國考試培訓,以及教育類國際游學和訪問項目。與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廣東財經大學等知名院校合作開展多種層次的國際創新教育項目。
目前,新博雅在廣州,重慶,哈爾濱,蘇州設有分公司,在英國,澳大利亞和香港設有辦事處。新博雅國際教育網絡遍及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英國、新西蘭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項目在校學生過千人。
9、知云中航(天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知云中航(天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知云中航”)是由“北京中航未來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與“知云未來(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根據戰略發展需要,強強聯合而成立。是一家致力于促進泛IT專業產業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圍繞產業發展需要開設泛IT專業工業機器人/互聯網金融/新媒體/電子競技專業。
公司秉持“人才是產業發展核心要素”的經營理念,聚焦泛IT專業人才的培養,積極探索學徒制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以服務行業、服務學生、服務高校為核心,以培養高質量泛IT專業人才為己任,深化產教融合戰略,全力搭建泛IT專業產業集群與高校集群對接的橋梁和紐帶,旨在為我國泛IT專業產業發展貢獻綿薄之力。